close

http://s19901114.pixnet.net/blog/post/25297911 (殺戮的艱難/張娟芬)

文章裡作者描述了反死刑的原因理由...

可我看到的是受害者的部分少之又少..

死刑不是社會的集體意志決定另一個人的生死..

是讓做錯事的人為他的錯付出對等的代價..

不是任何一個法官或警察甚或法務部長去決定犯人的生死..

而是犯人在做錯事時就決定了..

 

作者問 [ 壞人殺了一個人,結果這誘使我們也不把壞人當成人,也殺了他。一樁殺戮繁殖出另一樁殺戮。為了殺一個罪犯,我們借用了罪犯的心態,使自己成為罪犯。這不只是正義的流產;這簡直是,一屍兩命啊。]

罪犯在殺人時他心中想的會是甚麼?

我們希望執行死刑的時候.怎麼會是用罪犯的心態在看呢?

正是因為將罪犯當人 才讓他接受審判 才讓他接受死刑

否則人人皆曰可殺  我是受害者家屬的話 我不會讓牠死得那麼痛快

 

[「廢除死刑」又不等於「把壞人放出來」!「廢除死刑」的意思是「繼續把壞人關在牢裡」,不是嗎?]

廢除死刑在我的眼中是 即使犯了極惡的過錯 也不會有對等的處罰

即使有死刑 即使有更殘酷的刑罰 還是有人為了各種理由去任意傷害他人的性命財產

人性絕非本善   當反死刑者以人性面去看罪犯時  請想想受害者難道就沒有人性面?


[我的論點是我們不該動手。


我們終於來到死刑辯論的決戰點:到底怎麼樣算「夠了」?我們對於罪犯處置的極限在哪裡?]

何不來說罪犯做了怎樣的惡事

不要多 以相同的方法在罪犯身上做一次如何

極限?十大酷刑下就沒有殺人犯嗎?

 


[「過當」!是的,就是「過當」。既然無期徒刑已經足以達成隔絕的目的,那麼死刑就是「過當」,就是殘忍。我看王文孝的死刑檔案會感到不忍,不是因為他不壞,而是因為,那是一個社會「過當」地執行其集體意志。]

無期徒刑並不足以達到隔絕的目的  罪犯完全不會受到被害者的痛

法律並沒有過當 如果這個人並沒有剝奪他人生命 社會就判他死刑  才是過當

 

[Toshi直視全場,問道:「哪一種殺人的方式會是人道的?」]

哪一個殺人犯的殺人法是人道的?

[誤判,那麼多的誤判!正義習慣性的流產。邏輯上,誤判不是反對死刑的好理由。但是實務上,誤判是反對死刑最有力的理由,死刑支持者最大的惡夢就是誤判。關錯人可以賠他一筆錢,殺錯人可怎麼賠呢? ]

跟前面的再犯率逃脫率一樣   社會不能因為擔心罪犯逃脫或再犯就殺了他

那又為什麼可以因為擔心誤判而不殺所有罪犯?

殺錯人不能賠  那罪犯的刻意殺人拿什麼賠被害人?

 

[陳進興一輩子也沒有殺7個人,我們已經認為他很壞很壞。據稱具有民意基礎的死刑制度,一年就打死7個。——而那7個裡面有幾個罪證確鑿?有幾個在程序上毫無瑕疵?有幾個獲得像樣的辯護?有幾個真的罪無可赦?有幾個毫無悔意?有幾個永遠不可能悔悟?]

死刑不能量化 殺錯了 一個也太多   該殺的五十個也不多

被它們殺的人 有幾個得到罪犯的一聲真心道歉?有幾個家中沒有父母妻幼要養?有幾個在死前獲得人道對待? 

有幾個死前毫無恐懼?有幾個傷害過別人的生命?

[我的論點不是生命的可貴。


我的論點是殺戮的艱難。


唯其如此,我們才保住了好人與壞人之間,那一點點的差別。]

 

我的論點也不是殺人犯絕對該死

我的論點是受害者的痛

人死不能復生

但沒有付出該有的代價 

受害者的親人情何以堪

如果做錯事的死刑犯都應該得到人道對待

那失去親人的家屬為什麼沒有相同權利?

死刑犯要悔悟當然可以 需要時間是吧

來生夠不夠?

殺戮沒有很艱難   因為不是我們要殺他

是他的行為決定了 他該付出生命為代價

 

如果我們漠視受害者的痛  那才是以罪犯的心態在看待生命

那才是沒有保住 好人與壞人的一點差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熊媽媽 的頭像
    熊媽媽

    熊媽媽的布窩

    熊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